从小在政治课上老师就给我们灌输:“家庭是社会的细胞,和谐的家庭关系是社会和谐的基础。”关于家庭的和谐,我的理解一直是一家人相亲相爱,相互依存,彼此依赖……
付出
小时候常常跟着我妈去邻居阿姨家玩,没事就挨着这些聊天的阿姨的旁边坐着,听她们的聊天内容,印象最深的是,这些阿姨每当提到子女婚嫁的事,总爱亮出那句万年金句:“女人嫁得好,就算在家闲坐着也不会饿死;男人娶得好,媳妇能顶半边天。”
这些阿姨当中有一位阿姨对自己的女婿颇为自得。她的女婿在整个小镇是出了名的好人。什么样的人才算好人?大多数人对“好人”的评判标准往往是“有求必应”,阿姨的女婿是出了名的热心肠,不仅有求必应,人家还从不图回报。
作为一位公认的“好人”,他对自己的妻子也是好得让人嫉妒,他可以做到吃饭时把饭打好等着妻子上桌、半夜跑几公里为妻子买吃的……如果仅仅只会做饭伺候人,那顶多称得上“家庭暖男”,关键这女婿工作也很不错,一表人才,自己开了间广告工作室,生意做得风风火火。
这么好的丈夫,几乎算得上百年一遇,可阿姨的女儿却在两人结婚三年后选择离婚,离婚是女方提出的。阿姨女婿想不明白,阿姨全家都想不明白,阿姨知道离婚是自己女儿提出后把女儿骂得狗淋头,她教训自己的女儿:“这么好的老公,别人打着灯笼都找不到,你却不知道珍惜想离婚,你脑子是不是糊涂了。”不仅如此,女方全家上下几乎都站在女婿这一边,一边倒地帮男方说话。结果是,不管全家人怎么劝,两人最终还是离婚了。
什么样的家庭才是和谐的家庭?相亲相爱,相互依存,彼此依赖……阿姨女儿女婿满足了和谐家庭中夫妻关系的第一点,第二点也许勉强也算满足,但第三点彼此依赖呢?看样子,一直在付出的总是男方,女方依赖着男方,男方从未对妻子提出任何需要,他们顶多也只能算一方依赖着另一方。
有关家庭与和谐,一本书上这一句我记得特别清楚,“一个和谐的关系,必然有一方付出与另一方接受的过程,你为我付出,我欣然接受,然后我再回予你更多的付出……”在感情的世界里双方都是平等的关系,付出和接受相对平衡。如果一方付出,另一方只接受而不付出,这个关系必然会往坏的方向发展。
阿姨的女儿在三年的婚姻存续期间,一直在接受着丈夫的付出,等到她发现丈夫对自己的付出超过自己对丈夫的付出,想要回报时,却发现自己的付出显得那么微不足道,丈夫根本不需要自己的付出,时间久了,阿姨的女儿在内心就积郁了非常强的内疚感,总觉得自己亏欠丈夫太多了。想到老公为自己付出的越多,内疚感就越强,于是她就有了逃离的冲动。
在现实生活中,闺蜜也好,朋友也好,夫妻也罢,最后闹掰,往往是因为付出和接受失去了平衡。付出者拼命的付出,他们会觉得自己有一种“清白感”,会觉得自己在这段关系中绝对的问心无愧,而只要关系崩裂,那么错误一定是对方的。就像阿姨的女婿,他也享受这种逻辑:既然我付出这么多,最后离婚了,错误当然得你(妻子)背了,我没有错,因为我问心无愧。
问心无愧
往深一点去剖析,其实真正让两人关系崩裂的恰恰是那个付出的一方。一味付出,更多的也许是过度地追求“问心无愧”的感觉,付出者追求“问心无愧”,不停付出,无形中把“亏欠感”强加给了接受他付出的一方。在一段关系,如果有一方被“亏欠感”包围,那会极度的不舒服,最终一家会有逃离的冲动。
放眼普通婚姻家庭,结婚十几年依然好得如胶似漆的夫妻往往都是双方彼此相互依赖,付出与接受保持着相对的平衡的夫妻。所以在这里提醒广大女同胞,如果有一个男人追你时告诉你,“结婚后,你只要在家享福,啥都不用干,我来干。”如果只是哄你开心说说的,那么这个男人一定是不成熟的,请三思交往,如果他是发自内心地说这句话,也请你远离他,因为只付出不求回报的男人,他只想让你一辈子欠他的,这样你并不会过得幸福。
声明
“主妇吗”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,本站亦不为其版权负责。如存在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的内容,请联系我们,本网站将立即予以删除!